安徽省2010-2015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2018)

引用 4|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10-2015年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和高危行为特征等,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5年,在哨点监测期内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MSM进行监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血清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高危行为状况.结果 2010-2015年,共监测MSM 8 585人,20~40岁占83.8%,非在婚者占69.5%,在当地居住时间≥2年者占78.4%.HIV抗体阳性率从2010年的3.6%上升到2015年的8.2%(x2 =34.3,P<0.05),其中阜阳市2014年、合肥市2013年和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超过10%;梅毒抗体阳性率从2010年的10.2%下降至2015年的8.9%(x2=11.7,P<0.05);HCV抗体阳性率低于1.0%(x2=0.5,P>0.05).2010-2015年,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干预覆盖率和检测结果知晓率不断提高(x2 =46.4,P<0.05;x2=102.6,P<0.05;x2=118.8,P<0.05).监测对象中,吸毒比例和最近6个月同性商业性行为比例呈下降趋势(x2=7.1,P<0.05;x2=87.8,P<0.05);最近6个月多男性伴比例在70%以上(x2=7.8,P<0.05).结论 安徽省MSM HIV感染率上升明显,需要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对MSM进行有效干预,减少高危行为.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