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体外诱导对阿萨希毛孢子菌致病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2019)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2种氧化剂H2O2、甲萘醌体外诱导前后阿萨希毛孢子菌( T.asahii)致病性的变化.方法 将T.asahii CBS2479、CBS8904分别在H2O2、甲萘醌浓度逐渐梯级倍增的YPD液体培养基中传代,直至T.asahii不再生长.将诱导前菌株及诱导终末代菌株分别感染免疫缺陷小鼠(BALB/c裸鼠),计算各组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记录各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2种氧化剂诱导后菌株的半数致死量均显著低于未诱导组,其中环境株CBS 8904甲萘醌诱导后T.asahii菌株的半数致死量较未诱导菌株降低1.5个数量级(47倍),而临床株CBS 2479甲萘醌诱导后菌株的半数致死量较未诱导菌株低1个数量级(10倍).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氧化剂诱导后的临床株(菌株3和菌株2)两组所有小鼠分别在第9天、第11天全部死亡,生存率是0%,而未诱导组(菌株1)小鼠在第9天时生存率是50% ;氧化剂诱导后的环境株(菌株6和菌株5)两组小鼠在第11天的生存率分别20%和60%,而未诱导组(菌株4),在第11天时生存率是70%.结论 两种氧化剂诱导后T.asahii菌株的半数致死量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生存率明显下降,T.asahii的致病性显著升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