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频域OCT观察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的变化

Recent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2017)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变化的频域OCT(Cirrus HD-OCT)特征,将其测量参数与正常人群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由Cirrus HD-OCT测量的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结构参数.将糖尿病患眼分为了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组和不存在DR组(NDR组),纳入与糖尿病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并对三组的黄斑区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纳入了42例(42眼)2型糖尿病患者(DR组26眼,NDR组16眼),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30眼;对照组).DR组的GCIPL为(77.2±8.7)μm,NDR组为(79.4±11.3) μm,均小于对照组的(83.2±7.6) μm(均为P<0.05).DR组的最小GCIPL为(65.4±9.3)μm,NDR组为(69.7±7.6) μm,均小于对照组的(76.2±9.2) μm(均为P<0.05).黄斑区各个扇形区域GCIPL厚度中,DR组的上方、鼻侧和下方区域,以及NDR组的鼻下和下方区域明显变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R组和NDR组之间的GCIPL厚度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R组、NDR组和对照组的黄斑区神经纤维层厚度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DR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GCIPL的变薄,频域OCT可被用于监测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的视网膜神经退行性改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