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诊断技术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敏感性的对比研究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2015)

引用 2|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在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上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2-01/2014-12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110例110眼,对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真菌涂片行角膜刮片,用10%氢氧化钾制成湿片镜检,同时行革兰染色镜检;真菌培养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培养;病理检查的标本为角膜移植切除手术标本,采用石蜡切片,使用苏木素-伊红( HE)、六胺银、过碘酸-雪夫( PAS)染色镜检。
  结果:真菌涂片阳性者50例(45.5%);真菌培养阳性者55例(50.0%);病理检查阳性者88例(80.0%)。真菌涂片与病理检查均为阳性者50例,真菌涂片与病理检查均阴性者22例,真菌涂片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65.5%。真菌培养与病理检查均为阳性者55例,真菌培养与病理检查均阴性者22例,真菌培养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0 .0%。真菌涂片结果阴性者60例中,有3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阳性,占63.3%;真菌培养结果阴性者55例中,有3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阳性,占60 .0%。
  结论:病理检查的敏感性最好,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联合应用能够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水平,降低漏诊、误诊。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