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白斑的喉镜特征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2020)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声带白斑术后临床病理类型与术前电子喉镜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73例入院诊断为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4例(93.04%),女19例(6.96%);年龄21~82岁,中位年龄53岁;吸烟指数<400者147例(53.85%),≥400者126例(46.15%),病程1周~20年,中位病程3个月;收集电子喉镜下所见声带白斑病灶边界对比度、表面光滑程度、病灶大小、形状、是否为双侧病变及是否累及前联合等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资料与术后病变组织的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273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单纯鳞状上皮增生116例,粘膜轻度不典型性增生81例,中度不典型性增生44例,重度不典型性增生22例,原位癌10例;多因素分析表明,喉镜下所见声带白斑边界是否清晰、白斑面积大小和是否累及前联合是影响声带白斑病理类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白斑边界不清晰、白斑面积较大、前联合受累相对各自对立特征在病理不典型增生程度至少高一个级别的可能性分别为3.13、1.91、2.50倍.结论 白斑病灶边界不清、面积较大、前联合受累等喉镜下的表现是预测声带白斑病理结果的独立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