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疗效观察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ic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2016)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CN)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15例无中间带型CN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采用MG6B-5手持式放大镜确定眼球震颤类型;采用YZ6F型检眼镜检查眼底;采用YZ5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采用RM8900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采用L-2510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并检查患者的头位、眼位及注视性质.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对无中间带型CN患者施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手术采用破坏双眼4条水平直肌肌肉本体感受器的方式.年龄和视力的描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眼位均为正位,无异常头位,且眼球各方向转动均不受限.在15例无中间带型CN患者中,有6例患者右眼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1个月时提高≥2行,9例患者右眼视力稳定.仅有4例患者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1个月时提高≥2行,11例患者左眼视力稳定.术后与术前的右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9±0.28和0.29±0.23,术后视力提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5).术后与术前的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7±0.28和0.29±0.23,术后视力提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5).结论 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是治疗无中间带型CN的有效手术方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