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分析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2019)

引用 2|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后关系,为提高疗效提供临床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突发性聋患者中≥65岁的临床病例229例(241耳),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突发性聋占所有突发性聋患者的10.7%.229例老年突发性聋患者中,初诊时间≤14 d的172例、>14 d的57例;听力下降前后出现耳鸣者189例,以持续性嗡嗡声为主;有耳闷者85例;有眩晕或者头晕者80例;无明显诱因者占91.3%、有感冒病史者占4.4%、有劳累、压力大、情绪波动因素者占3%、其他因素占1.3%;伴高血压病者121例;伴糖尿病者65例;伴冠心病者42例;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任一基础疾病者146例,占63.8%.241例患耳中,按耳聋程度分级:轻度27耳、中度44耳、重度67耳、极重度103耳;按听力曲线类型分类:低频下降型6耳、高频下降型24耳、平坦型111耳和全聋型100耳.老年突发性聋患者的性别、是否伴耳鸣、耳闷、头晕或眩晕对临床总有效率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初诊时间、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初诊时间越长,疗效越差.高频听力损失患者的疗效较全聋型差.结论 老年突发性聋患者虽多伴有基础疾病,但是否伴基础疾病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在就诊及时的情况下,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患者的预后较全聋型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