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及其术后影像表现

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2019)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及术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行RFA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消融效果、术中反应、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影像学变化.结果 (1)本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完全消融率为96.94%;68例转移瘤患者中,完全消融率为100%;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术中不良反应:疼痛,Ⅰ度疼痛82例,Ⅱ度疼痛76例,Ⅲ度疼痛8例;血压变化,平稳113例,升高66例,降低4例;胃肠道反应,恶心16例,恶心伴呕吐5例;(3)本组患者中1例出现心包填塞;肝脏包膜下少量出血5例;胸腔少量积液7例;气胸3例;(4)术后即刻CT表现:炎性反应带,肝癌出现率93.88%,肝转移瘤出现率89.7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 =0.384);术区高密度灶,肝癌出现率77.55%,肝转移瘤出现率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气泡影,肝癌出现率82.65%,肝转移瘤出现率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静脉分流,肝癌出现率31.63%,肝转移瘤出现率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RFA在肝脏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治疗较彻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并且术后随访方案成熟,是肝脏恶性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