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信息评价与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2018)

引用 5|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评价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发生ADR患者临床资料,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的住院患者ADR报告,收集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肿瘤患者病历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ADR报告,按患者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病历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5年合格ADR报告共1 053份,男487例(46.25%)、女566例(53.75%);药品种类涉及20类,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心血管系统药、抗微生物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抗肿瘤用药、诊断用药;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例数最多,共529例(50.24%);新的ADR有30例(2.80%),严重ADR有90例(8.39%).2014年和2015年抗肿瘤药合格ADR报告186例,严重ADR有25例(13.4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共有3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谷草转氨酶量;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共有2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的降低和血小板数的减少.结论:医疗机构需重视ADR监测、加强上报ADR报告质量管理;临床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指标、抗肿瘤药检测危险因素,以便及时得到预警信息,为合理指导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服务.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hospitalization,antineoplastic agents,risk factor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