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指数监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可行性评价

wf(2016)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熵指数(RE / SE)监测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实施静脉全身麻醉患者伤害性刺激强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治疗患者50例,分别给予气管插管刺激、80 mA 强直电刺激与切皮刺激,对比分析其状态熵(SE)、反应熵(RE)在接受刺激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刺激、80 mA 强直电刺激与切皮刺激后的反应熵分别为(53.9±3.6),(51.9±4.6),(57.5±6.3),较刺激前的(49.2±5.7),(44.3±5.7),(52.1±7.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92,7.33,3.99,P ﹤0.05);状态熵分别为(55.6±7.3),(58.6±5.5),(58.7±5.3),较刺激前的(47.4±8.2),(41.5±6.1),(51.4±6.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28,14.72,6.26,P ﹤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患者实施麻醉后,在接受伤害性刺激的情况下,反应熵、状态熵均有升高,熵指数可作为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反应指标。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emifentanil,propofol,entropy index (RE / SE),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noxious stimulation intensit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