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2019)

引用 3|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采用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2种方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差异原因.方法 连续入选因疑似呼吸道感染就诊患儿9 339份血清标本,年龄0~13岁,分别采集其血清和呼吸道分泌物,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用多重PCR或RNA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核酸.结果 剔除第二份血清标本抗体滴度无变化的标本428例,共入组8 911例血标本和4 065例分泌物标本.在抗体检测的8 911例标本中,女性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抗体检出阳性率越高,门诊患者支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高于住院患者,秋冬季节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春夏季节(P<0.05):在核酸检测的4 065例标本中,年龄越大支原体核酸阳性率越高,秋冬季节核酸检出阳性率高于春夏季节(P<0.05),而不同性别以及住院和门诊患者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患者在抗体滴度为1∶320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滴度(14.7%,1 310/8 911).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分别对抗体滴度为1∶160和1∶640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抗体滴度为1∶640时,一致性较1∶160更好;抗体滴度为1∶640时,敏感度较1∶160降低,但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较抗体1∶160时升高.结论 对比抗体核酸检测结果确有差异,且门诊患儿或当血清滴度为1∶320时应注意结合2方法共同判定肺炎支原体感染.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