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曲池”、“足三里”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尼氏小体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2018)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损伤侧的脑组织病理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手术组(54只),手术组用改良Longa线栓法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4只.电针组穴取双侧“曲池”足三里”电针刺激,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14 d、28d,采用Bederson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采用错步实验评估大鼠的前肢运动功能.Nissl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术前1d和术后3d,3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 d、28 d,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术前1d和术后3d错步实验中的错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d、14 d、28 d,电针组错步率较术后3d及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术后3d电针组局灶梗死区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较模型组轻,术后7d、14 d、28 d电针组较模型组神经元逐渐增多,细胞排列趋于紧密,缺血明显改善.Nissl染色显示:术后3d时,模型组损伤侧神经细胞肿胀破碎,数量减少,尼氏小体肿胀破碎,7d尼氏小体溶解破碎,14d、28 d细胞减少,胞体尼氏小体消失;电针组14 d细胞胞浆深染,尼氏小体有所增加,28 d细胞皱缩,尼氏小体增加明显.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可能通过增加尼氏小体的数量来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维持其细胞稳态,进而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