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表现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2020)

引用 6|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及胃镜下胃肠黏膜改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腹型HSP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并依据胃镜下所见黏膜损害的程度将116例患儿分成轻、重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疾病病程、紫癜症状评分及急性胰腺炎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情况;分析HSP患儿发生重度黏膜损害的高危因素,且比较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与以皮疹为首发症状两组HSP患儿胃镜下黏膜损害程度.结果 ①腹型HSP常表现为腹痛、呕吐、呕血、黑便及便血;胃镜下特征性表现为密集程度不同的紫红色黏膜疹,略高出黏膜表面,可成片状分布,疹间黏膜表现可正常,与皮肤紫癜样改变类似.②轻、重两组患儿在紫癜症状评分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黏膜损害重组腹痛总时间、入院后腹痛完全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HSPN发生率明显高于黏膜损害轻组(P<0.05).④血清C-反应蛋白(CLRP)升高为腹型HSP患儿发生重度黏膜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其水平与HSP患儿胃肠道黏膜损伤程度呈正相关.⑤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HSP患儿较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者胃镜下黏膜损害重(P<0.05).结论 对于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HSP,胃镜检查可用于早期诊断.血清CRP升高程度可作为预测HSP患儿胃肠道损害程度的指标.HSP胃肠道黏膜严重损伤可能是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