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显微镜菌落观*察法诊断念珠菌

Journ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2014)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作为真菌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又名假丝酵母菌,它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水、蔬菜、水果、奶制品中[1]。正常情况下念珠菌可存在于健康人的口腔、肠道、阴道等处,无致病性,但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其作为条件致病菌,感染呈上升趋势[2]。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致病力也最强。(近年来,由于糖尿病,肺结核,肿瘤,严重烧伤,脏器移植等基础疾病的发生,而导致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念珠菌感染呈现高发的趋势。因此,准确,快速的念珠菌鉴定,及时的向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确诊报告就成为检验科微生物室亟待解决的课题。)因不同的真菌菌落所表现特征差别显著,如念珠菌在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弱培养基上,具有生长良好,菌落为灰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等特点,可为真菌分类工作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笔者自2009年8月至2013年6月对我院微生物室收集的105例念珠菌阳性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显微镜菌落观察法、显微镜不染色直接镜检及革兰氏染色法进行了鉴定实验,试图对比分析出何种鉴定方法更加准确快速及时,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治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