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间位结直肠穿孔的临床分析

Academic Journ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2018)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腹膜后间位结直肠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腹膜后间位结直肠穿孔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按穿孔解剖位置分为左半结肠组(n=30)和右半结肠组(n=2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左半结肠组患者间位结直肠穿孔的病变类型中肿瘤占比最高,为53.3%(16/30);右半结肠组患者病变类型中肿瘤及炎性穿孔占比最高,均为39.1%(9/23).两组肿瘤性穿孔的病理类型均以腺癌为主,肿瘤分期以Dukes C为主.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肠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多见,左半结肠组并发症发生32例次、右半结肠组为15例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左半结肠组和右半结肠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6.7%(2/30)、4.3%(1/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结论:腹膜后结直肠穿孔临床诊断困难,常导致严重感染,预后差,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风险大,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