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CT扫描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肺部结构研究

Academic Journ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2017)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评价HRCT扫描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肺部结构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RCT图像表现、分级,不同级别患者肺结构破坏情况.结果: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肺部以多发散在囊腔为主要表现,囊腔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直径(1.22±0.76)cm,囊壁薄,均匀,平均厚度(0.86±0.37)mm.肺部合并气胸27例(44.26%)、胸腔积液19例(31.15%)、肺部实变16例(26.23%)、小叶间隔增厚16例(26.23%)、纤维灶13例(21.31%)、肺部钙化灶9例(14.75%).肺外主要合并肾错构瘤34例(55.74%)、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18例(29.51%)、肝脏错构瘤11例(18.03%)、子宫肌瘤10例(16.39%)、盆腔囊肿9例(14.75%).CT分级:0级0例、Ⅰ级24例、Ⅱ级18例、3级19例.HRCT平均评分:上肺区域(1.74±0.92)分、中肺区域(1.88±0.97)分、下肺区域(1.84±0.94)分,上、中、下肺区域平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患者肺纤维灶、小叶间隔增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CT扫描可较好评估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肺部破坏情况,并进行CT分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