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间质瘤219例临床诊治分析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Jiangxi(2018)

引用 1|浏览2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219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131例,女性88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45例,空肠96例,回肠78例.入院首发症状:消化道出血95例,腹痛106例,腹胀7例,腹部包块5例,肠梗阻3例,消瘦2例,腹泻1例.贫血154例,其中极重度贫血4例,重度贫血28,中度贫血75例,轻度贫血47例.误诊86例,男47例,女39例.诊断符合率:B超19.23%,小肠镜55.56%,胶囊内镜37.5%,消化道钡餐造影33.33%,CT平扫41.02%;CT平扫加增强41.13%.177例行R0切除,肝转移4例,累及网膜2例,累及膀胱2例,累及胆囊浆膜壁1例,累及直肠1例,累及输尿管1例.20例行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均提示反应性增生.极低危险度34例,低危险度55例,中危险度31例,高危险度99例.术后口服格列卫治疗106例,6例改用舒尼替尼治疗.术后复发19例,复发后死亡16例.结论 SIST空肠多见,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和腹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小肠低张CT更易发现直径小的SIST,手术联合术后分子靶向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