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城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微信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0)

引用 6|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 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诸多研究运用微信探索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作为实施微信有效干预的基础条件,目前对相关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微信使用情况研究较少,本研究进行相关调查,为制定基于微信的慢性病管理方案提供精准支持.目的 调查上海市中心城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微信使用能力,探讨微信慢性病管理的路径.方法 调阅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9月的门诊诊断统计,选取诊断数量前5名且病程时长3个月以上的疾病,结合本社区日常慢性病管理工作实际,确定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死患者为本研究对象.2018年10月,从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抽样调查老年患者1010例,调查其是否使用微信.通过随机抽样法,从使用微信的老年患者中选取1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微信获取途径及动机、微信日常操作技能、微信功能应用评价.结果 1010例患者中,使用微信557例(55.15%),其中60~70岁微信使用率为71.68%(405/565),高于71岁及以上者的25.62%(114/445)(χ2=211.443,P<0.001).对1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8份,有效回收率为98.75%.微信开始使用时间分布较均匀,最早从2011年开始;近80%的患者是通过子女亲人或朋友同事介绍并进行安装;好友来源及类型多为子女亲友;添加陌生人好友较少,且好友数量较少;使用遇到困难时多由子女亲属帮助解决.患者微信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约90%的患者每天均会登录微信;主要用于与子女交流、联络朋友、同事等;患者对养生保健类文章关注较多;近90%的患者愿意通过微信与医生或病友进行沟通,同时仅有约20%的患者曾通过微信与医生交流过,约50%的患者曾通过微信与病友交流.病情咨询、疾病预防和自我管理是患者主要希望交流的内容.使用微信过程中,视觉疲劳是患者使用主要的不利影响;虚假信息和广告泛滥是遇到的主要问题.结论 超过一半的中心城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使用微信,可熟练运用微信的大部分功能,且有较强的通过微信进行医患交流的意愿.以医疗单位为核心、以疾病为分类组建微信群进行慢性病管理是一个应用方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