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治疗前后甲状腺轴功能、自身抗体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2019)

引用 2|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观察Graves病(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系统治疗前后甲状腺轴功能、自身抗体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有效监测GD转归及预后的免疫学指标.方法 初发GD患者134例,根据是否伴突眼分为突眼组(A组)和非突眼组(B组),A组根据早期是否加用强的松分为Aa、Ab亚组,B组根据后期是否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分为Ba、Bb亚组.规范治疗2年以上逐渐减量停药后随访,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36个月患者甲状腺轴功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和sICAM-1的变化规律.结果 患者初诊年龄、sTSH、游离甲状腺素(FT4)、TSAb、sICAM-1是GD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血清TSAb随疗程延长逐渐下降,至治疗12个月时显著低于治疗前(t=2.787,P<0.01),30个月时降低到与健康人无差异(t=1.031,P>0.05).血清sICAM-1水平随疗程而缓慢下降,30个月后明显低于治疗前(x2=46.420,P<0.01),36个月时与健康人无异(x2 =17.311,P>0.05).TPOAb、TgAb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转归分为缓解组与复发组,29例患者在24~36个月出现复发,总复发率为21.6%.复发组TSAb显著高于同期治疗缓解者(t=1.783、2.075、3.837,均P<0.05),复发组sICAM-1水平始终高于缓解组(P<0.05).不同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Aa 12.5%、Ab 38.5%、Ba 29.8%、Bb 10.0%,Bb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余三组(x2=5.638,P=0.018).Aa、Ab、Ba三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患者血清TSAb、sICAM-1水平随疗程缓慢下降,明显晚于甲状腺功能恢复,sICAM-1水平恢复晚于TSAb,动态监测血清TSAb和sICAM-1变化,可以作为ATD疗效评价指标.ATD治疗至少应坚持sICAM-1水平恢复正常即治疗30月以上,才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