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C治疗前后食管黏膜COX-2的基因表达及意义

Chongqing Medicine(2013)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Barrett食管病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前、后食管黏膜中环氧化酶-2(COX-2)的基因表达变化。判断Battett食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Barrett食管66例,分为3组,A组为阳性对照组(不治疗组),B组为A PC联合抑酸剂治疗组,C组为抑酸剂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缓解状况,胃镜下Barrett食管上皮消融情况,取食管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检测,Barrett食管黏膜及对照组食管黏膜中COX-2 mRNA表达情况,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B组、C组均可有效地缓解症状,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症状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随访胃镜下Barrett食管上皮未见明显缩小,而B组Barrett食管黏膜消融,代之以淡红色食管黏膜覆盖。胃镜联合药物治疗后COX-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至正常食管水平,而C组COX-2 mRNA的表达降低,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抑酸治疗与APC联合抑酸剂治疗相比,作用差, APC联合抑酸剂治疗后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消融Barrett食管上皮,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