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靶向治疗后不同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影响回顾性分析

wf(2016)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肺癌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均是首要公共健康问题。肺癌发病率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14%,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13%,在癌症发病率中均位居第二;其病死率在癌症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一,男性占28%,女性占26%[1]。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占肺癌总数的80%~85%,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大型的临床试验[2‐5]奠定了以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对肺癌分子生物机制深入的研究,致癌驱动基因的确定,发展了新的靶向药物。临床试验[6‐10]证实在经选择的人群使用靶向药物,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症状。尽管以上优点明显,但是,靶向药物耐药、临床无效是患者治疗过程的必经阶段[11,12]。靶向药物获得性耐药后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到目为止,仍未明确。基于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一线靶向治疗后不同治疗方案对晚期NSCLC生存的影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