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2020)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感染是移植术后最常见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文中分析和探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肾移植术的303例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类型、来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级别抗菌药物的预防效果.结果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发生感染30例(9.90%),29例为医院感染(96.67%).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为肺部感染(12/30,40.00%),感染病原体主要为G-菌26株(66.67%).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活体肾移植受者(12.78%vs 5.69%,χ2=4.114,P<0.05).DCD肾移植围术期使用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7%vs 14.89%,χ2=0.790,P=0.37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中输血(OR=3.973,95%CI 1.092~14.455,P=0.036)、术后运用霉酚酸酯联合环孢素及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OR=6.404,95%CI 1.216~33.717,P=0.028)是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易并发术后感染,且多为医院感染.DCD肾移植受者比活体肾移植受者更易发生围手术期感染,且预防性使用高级别的抗菌药物不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需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感染发生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