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2019)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粒径≤2.5μm的大气细颗粒物被称为PM2.5, 它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PM2.5粒径较小且携带大量有毒害成分, 被人体吸入后, 可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 进入肺泡上皮细胞, 损坏肺泡表面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 .SP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蛋白复合物, 可分为亲水性蛋白SPA、SPD和疏水性蛋白SPB、SPC.SPA、SPD是对抗呼吸道病原体和过敏原的重要宿主防御组分, SPB、SPC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处的表面张力、提高肺的顺应性.PM2.5能结合SP, 并引起它们的表达水平和功能异常, 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诱导炎症因子或细胞因子表达以及氧化损伤等途径, 进而影响SP表达.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