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可恢复性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

Medical Recapitulate(2017)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后循环可恢复性脑病综合征(PR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PRES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24例患者的MRI资料,其中16例经积极治疗后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均累及双侧顶枕叶交界区,其中6例同时合并双侧额叶对称性受累,4例同时合并双侧小脑半球对称性受累.MRI扫描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上,24例患者受累皮质均表现为高信号,但其中21例受累皮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正常皮质[(0.87±0.11)×10-3mm2/s比(1.10±0.83)×10-3mm2/s](P<0.01),另外3例受累皮质的ADC值与正常皮质无明显差别,出现ADC值"假正常化".随访16例患者积极治疗后复查MRI,所有病灶于各个序列均消失.结论 PRES好发于顶枕叶,MRI T2加权成像、DWI和ADC显示病灶较佳.PRES经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良好,但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则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