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下尿路症状关系的单中心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2018)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新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中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IPP)与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LUTS于本院门诊诊治的650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估患者LUTS的严重程度,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患者的PV和IPP,采用尿流率仪测定Qmax.统计分析IPP与LUTS及其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650例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7.7±8.1)岁,平均PV(45.9±21.1)ml,平均Qmax (12.8±6.1)ml/s,平均IPP (5.4±6.6)mm.IPSS总分为(15.5±7.0)分,其中刺激症状评分为(6.6±3.2)分,梗阻症状评分为(6.6±4.0)分,夜尿次数评分为(2.9±1.4)分.相关分析表明,IPP与PV(β=0.13,P<0.001)、IPSS梗阻症状评分(β=0.44,P=0.003)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Qmax(β= –0.31,P<0.001)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 在伴有LUTS的男性患者中,IPP与Qmax和梗阻症状明显相关.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IPP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或严重的排尿症状,有助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