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2018)

引用 3|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脊柱外科因OVCF行PVP治疗的156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分为骨折组(n=60)和非骨折组(n=96),并按照骨折部位将骨折组分为相邻椎体组(n=39)和非相邻椎体组(n=21).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椎体部位、骨密度、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椎体高度恢复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PV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骨密度、BMI、椎体高度恢复率明显低于非骨折组(P<0.05),女性、骨水泥向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椎体部位为胸腰段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椎体部位(胸腰段)、骨密度、骨水泥向椎间盘内渗漏是PV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邻椎体组骨密度明显低于非相邻椎体组,年龄、骨水泥向椎间盘内渗漏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相邻椎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椎体部位(胸腰段)、骨密度、骨水泥向椎间盘内渗漏是PVP术后相邻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骨质疏松程度、骨折椎体部位(胸腰段)、骨水泥向椎间盘内渗漏是PV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