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术后全中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血液学毒性的比较

Beijing Medical Journal(2020)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比较髓母细胞瘤术后全中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常规放疗的急性血液学毒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82例髓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分为IMRT组20例,常规放疗组62例.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ommonTerminology Criteria Adverse Events,NCI-CTCAE)4.0版进行血液学毒性分级,分为轻度抑制(O~Ⅱ度)和重度抑制(Ⅲ~Ⅳ度).进一步选取IMRT组定位CT图像,模拟常规放疗计划,比较两种放疗正常组织的受量.结果 放疗期间IMRT组与常规放疗组WBC、PL、Hb下降率分别为100.0%、95.0%、85.0%和100.0%、56.5%、53.2%,两组PLT、Hb下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重度抑制的WBC、PLT、Hb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95.0%、55.0%、10.0%,常规放疗组重度抑制的WBC、PLT、Hb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56.5%、0.0%、1.6%,两组WBC、PLT下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RT组12例(60%),常规组6例(9.7%)因血液学毒性中断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开始出现WBC下降,其最低值常见于放疗第3~4周.IMRT较常规放疗正常组织高剂量体积降低,在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保护上更有优势.结论 IMRT较常规放疗具有物理学和剂量学优势,但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程度重,中断率高,需引起重视.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