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段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原因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2018)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段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长段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于术后6和12个月随访间歇性跛行距离变化,并行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闭塞或狭窄将患者分为通畅组及再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通畅24例(通畅组),再狭窄或闭塞14例(再狭窄组).再狭窄组踝肱指数(ABI)明显低于通畅组(0.47±0.41比0.5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实际情况将数据进行分级,结果显示,病变长度>30cm、支架长度>30cm、年龄>70岁是长段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腔内治疗长段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安全有效,ABI降低、病变长度>30cm、支架长度>30cm、年龄>70岁是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