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诊治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2018)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总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56例患者治愈40例,死亡16例,发病至死亡时间(12 ± 3)d.患者均有发热、乏力等症状.26例进行骨髓穿刺检查,21例骨髓象表现为嗜血现象.与治愈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年龄大,伴随基础疾病率高,发热时间长,皮肤和/或消化道出血、神经精神症状、肌钙蛋白异常、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血小板、CD4+和CD8+明显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毒载量≥5 lg TCID50/ml、年龄≥70岁、血小板<20×109/L、CK>1 200 U/L、发热时间>8 d、APTT≥120 s、肌钙蛋白升高、神经精神症状是SFTSV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 病毒载量高、年龄大、血小板降低、CK升高、发热时间长、APTT延长、肌钙蛋白升高、神经精神症状是SFTSV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识别SFTSV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