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201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Gli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定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Gli1蛋白和VEGF-C的表达,同时分别用单克隆抗体CD34和D2-40标记各病理标本中的新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的关系、VEGF-C阳性表达与MLVD的关系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li1蛋白阳性率、VEGF-C阳性率、MVD、MLVD分别为67.16% (45/67)、70.15% (47/67)、23.14±2.06、13.36±1.32,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分别为43.75%(14/32)、31.25%(10/32)、2.14±0.31、3.53±0.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而VEGF-C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Gli1蛋白和VEGF-C在TNM分期Ⅲ~Ⅳ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Gli1蛋白和VEGF-C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VD与MLVD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li1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784,P< 0.01),VEGF-C阳性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529,P< 0.01),Gli1蛋白与VEGF-C阳性表达也呈正相关(r=0.586,P< 0.01).结论 Gli1蛋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得以表达,可能参与了新生微血管的生成;VEGF-C通过介导和启动MAPK信号通路得以表达,可能参与了新生微淋巴管的形成.Gli1蛋白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Hedgehog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可能存在相关性.抑制新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生成可能成为阻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新靶向.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