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患者外周血NLR、PLR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TA的关系

New Medicine(2018)

引用 3|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HBV感染患者中的变化,以及其与HBV感染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7例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154例(CHB组)、肝硬化患者43例(肝硬化组),另选择94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PLR,另外检测HBV感染患者的PTA,根据PTA中位数分组,观察PTA对HBV感染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NLR、PLR的影响,分析NLR、PLR与PTA的相关性.结果 3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淋巴细胞及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的血小板、淋巴细胞下降、NLR升高(P均<0.05);CHB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的血小板、淋巴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及PL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7例HBV感染者的PTA为58 (48,85)%,按PTA中位数分为A组(PTA≤58%)98例和B组(PTA >58%)99例.与A组相比,B组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NLR较低(P均<0.01),淋巴细胞较高(P<0.05);组间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7例HBV感染患者的PTA与NLR呈负相关(rs=-0.324,P<0.01),与PLR无关(P>0.05).结论 NLR与HBV感染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有关.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