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术后胸腺法新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成本效用分析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2018)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估胸腺法新(thymalfasin,Tα1)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术后使用Tα1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2月-2015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军区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BV相关HCC的患者,分成Tα1组和观察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对数秩检验,评估Tα1治疗起至死亡的总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及安全性;建立马尔可夫模型,计算与观察组相比Tα1术后辅助治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及增量成本效用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成本数据来源于上述3家医院医院信息系统和电话随访,健康效用值数据主要来源于既往已发表的文献,敏感性分析用于探究关键变量对于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208例HCC患者,其中48例术后接受Tα1治疗(Tα1组),160例仅随访观察(观察组),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α1组和观察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02.0个月[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74.8,129.2)个月]和81.6个月[(95%CI(65.7,9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66.7个月[95%CI (17.3,116.1)个月]和37.4个月[95%CI (28.7,46.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期间,无Ⅲ-Ⅳ级不良反应及致死性不良反应.Tα1组对比观察组的ICER为108 050.02元/QALY,该ICER值小于意愿支付(177 785.25元/QALY).结论 Tα1作为术后HBV相关HCC患者的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且费用在我国目前能够接受的水平范围内,故该方案与观察组相比具备成本效用优势.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