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相关研究进展

Journal of Medical Reaserch(2012)

引用 0|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2005年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02年全世界食管癌发病人数为462000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八大恶性肿瘤之一;2002年全世界食管癌死亡人数为386000人,是全球六大致死性肿瘤之一[1].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其中以环太行山地区最为高发(如中国林州市),全国每年发病人数约250000人,占全世界每年发病人数一半以上[2].中国食管癌世界标化病死率为23.40/10万,占各种癌症死亡的23.53%,仅次于肺癌、胃癌,居第3位.那这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到底是如何发生发展的?目前尚未完全明了.p16抑癌基因是1993年Serrano和Beach等[3]首先确定的一个编码人类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 CDK4)抑制因子(P16)的基因,相关研究表明p16基因的失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多数肿瘤组织相关研究表明,p16INK4a基因缺失或突变十分少见,其失活主要是由于其CpG岛甲基化而导致其mRNA转录异常,致使基因转录受阻.本文将就近年来p16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