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分析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2018)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AKI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9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是否发生AKI及AKI分级标准分为未发生AKI(NAKI)组、AKI 1级组、AKI 2级组、AKI 3级组共4组,对比分析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AKI的发生率为63.3%.AKI 1~3级各组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机械通气占比均显著高于N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AKI分级增加各指标水平均逐渐增加,AKI 3级组以上各指标显著高于AKI 2级组和AKI 1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 3级组和AKI 2级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KI 1级组和N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 1~3级各组6 h补液量均显著高于N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T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应用机械通气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风险比值分别为1.576、1.863、1.176.结论 AKI是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应用机械通气、炎症指标和6 h补液量等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APAT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应用机械通气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密切监测、及时干预,以降低AKI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