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PPAR-γ调控剂VSP-17对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2020)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型PPAR-γ调节剂VSP-17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53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200 mg/kg)、罗格列酮低剂量组(20 mg/kg)、罗格列酮高剂量组(100 mg/kg)、VSP-17组(20 mg/kg),其中正常组6只,模型组15只,其余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给予超纯水外,其余组均连续自由饮用2.5%DSS7天,随后换成超纯水饮用3天.造模期间,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给药,同时记录小鼠体重、大便性状及隐血情况,进行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末次灌胃一小时后,将小鼠处死,取出结肠,测量结肠长度并作结肠病理组织学检查,光学显微镜观察结肠病变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体重下降、DAI评分升高(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通过切片观察到模型组的结肠有损伤,出现水肿、糜烂等现象;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的体重上升、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受损程度减小,其中疗效最好的是VSP-17,其次是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结论 VSP-17对DSS诱导的UC有抑制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