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探讨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uide(2019)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其联合治疗的疗效差异并分析原因,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共纳入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0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阿司匹林组)53例、B组(氯吡格雷组)59例和C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检测血小板抑制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组和C组较A组有较高的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使用率(P<0.05).比较显示,AA途径与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高于后者;单药组与联合组比较,AA途径或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和B组血小板抑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A组与B组.结论:临床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明显高于阿司匹林,须关注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型,提高对氯吡格雷代谢动力学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通过AA和ADP两个条途径一并提高抗血小板聚集疗效,但无协同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