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冬播燕麦的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Crops(2020)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云南冬播燕麦选择优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方法对国内42份燕麦材料在云南冬季种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42份燕麦材料的10个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范围为5.43%~42.92%,其中生育期变异最小(5.43%),主穗粒重最大(42.92%),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9.637%,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4.037%,与主穗粒重密切相关;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5.466%,与生育期密切相关;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35%,与株高密切相关.综合得分排名结果显示,饲用燕麦材料得分比食用燕麦材料得分高,占据了排名前10位中的7位.42份燕麦材料在遗传距离为20时可划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28份食用燕麦资源;第Ⅱ类包括12份饲用燕麦资源;第Ⅲ类仅为白燕l号,表现为千粒重和产量最低;第Ⅳ类仅为定燕2号,表现为主穗长最长、株高最高.云南冬播燕麦,饲用燕麦比食用燕麦更具有优势,生产上可优先引种定燕2号、青引2号、冀张燕4号、加燕2号和坝燕6号等饲用燕麦材料,优先引种燕科2号、白燕1号、坝莜4号、坝莜9号、固燕l号、定莜9号、坝莜13号、远杂2号、白燕11号和定莜l号等食用燕麦材料.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