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育种成果对我国杏育种现状及骨干亲本的分析

China Fruits(2020)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我国1986-2018年间公开发表并通过国家或省(区、市)审(认、鉴)定、登记备案或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杏品种进行统计整理,并对育成的82个鲜食、加工和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我国杏育种成果数量自1996年稳步增长,1996-2018年平均育成杏新品种3.26个,是1986-1995年平均数量的4.66倍.从育种成果的地域分布看,82个品种出自10个省(市),其中山东省育成杏新品种数量最多,占比42.68%.育种方法主要有5种,即杂交育种、实生选种、国外引种、芽变选种和从地方品种或品种群中选种,其中通过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方式育成的品种数量最多,分别占全部育成品种数量的42.68%和39.02%.在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35个品种中,亲本配置方式共9种,其中地方品种×地方品种选育的杏新品种数量最多,占比48.57%;亲本中至少有1个为地方品种、优株(系)的占97.14%,说明地方品种和优株(系)仍然是目前我国杏育种的主要亲本材料;‘红荷包’‘串枝红’‘金太阳’‘凯特’和‘骆驼黄’不仅优良性状突出,在生产中应用广泛,而且作为亲本,分别与2个以上品种杂交亲和,选育出的品种数量相对较多,是目前我国杏育种的骨干亲本.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