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冠层蒸腾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边界线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9)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以宁夏河东沙区防护林树种白榆(Ulmus pumila)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实时监测林木树干液流,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蒸腾耗水特性;为避免时滞产生的回环效应,采用边界线分析法研究白榆冠层蒸腾(Ec)对大气环境响应的最佳估计.结果表明:(1)白榆冠层蒸腾速率由大到小晴天、阴天、雨天,并在晴天条件下出现"午休"现象;日平均液流速率为晴天467.97 g·h-1、阴天320.08 g·h-1和雨天44.62 g·h-1,且夜间液流速率不为0.白榆日耗水量分别为(10.06±0.84)kg·d-1(晴天)、(8.02±0.48)kg·d-1(阴天)和(1.06±0.01)kg·d-1(雨天),其中夜间耗水量分别占全天耗水量的2.1%、3.0%和3.8%.(2)大气环境因子与白榆冠层蒸腾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对Ec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太阳辐射(RPA)、大气温度(Ta)、水汽压亏缺(DVP),分别可以解释41.1%、20.3%和4.4%的变量.(3)边界线分析得出,引起气孔调节的太阳辐射阈值为245 W·m-2;当DVP>1.35 kPa林木冠层蒸腾对水汽压饱和亏缺的响应敏感性降低,Ta>25.9℃和Ta<20.1℃时,成为诱导白榆气孔调节行为、限制冠层蒸腾的关键临界点.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