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毛红椿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wf(2016)

引用 3|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以江西境内的5个毛红椿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ISSR与SSR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5个群体总体表现为杂合子过剩,纯合子不足,总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物种水平的基因多样度(h)为0.2524,各群体基因多样度按大小排序为:九连山>官山>井冈山>马头山>岩泉。毛红椿群体规模小且林龄结构单一,推测这是造成其杂合子过剩但是基因多样性低下的主要原因。遗传分化指标(GST)显示受检测的毛红椿各群体间已发生显著分化,但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约占总变异的70%,仍是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间基因流值(Nm)仅为0.596,多世代后的随机遗传漂变会逐渐加剧毛红椿群体遗传分化。为保证遗传完整性及保持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在江西境内可仅选择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的九连山与官山两个群体来开展毛红椿的资源保存以及迁地保护。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