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奶牛场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疑似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CHINA ANIMAL HEALTH INSPECTION(2020)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评估奶牛年龄分布、棚舍位置、胎次、泌乳等因素,对牛型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特异性的影响,对上海市某奶牛场2031头奶牛的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利用Epi infoTM 7软件,对初筛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初筛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奶牛场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初筛疑似反应率为15.75%,疑似反应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0~2胎的青年奶牛,其中1.5~2岁青牛奶牛疑似反应率最高;随着年龄、泌乳量和胎次的增加,疑似反应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配种奶牛(OR=2.02,P<0.01),未怀孕奶牛(OR=1.37,P<0.01),未泌乳奶牛或干奶牛(OR=3.72,P<0.01)是导致奶牛场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的危害性风险因素.结果表明:2岁以下青年奶牛易出现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疑似反应,呈现出显著的年龄相关性;是否配种、怀孕以及泌乳量多少均能够影响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特异性.建议奶牛场将犊牛结核病首次检测日龄提前至90日龄以内,并对初筛出现疑似反应的奶牛立即隔离,采用γ-干扰素试验和PPD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平行检测策略进行确诊.本研究全面了解了奶牛场初筛疑似反应奶牛的个体特征和风险因素,有助于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减少假阴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