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鸭疫里默氏茵性关节炎诊断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2011)

引用 0|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 er)感染是鸭、鹅和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最早见于1904年Riemer报道的鹅渗出性败血症,Hendrickson等于1932年首次报道了商品鸭感染[1].郭玉璞等于1982年首先确诊我国商品鸭群中存在本病[2].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养鸭、地区,几乎所有的商品鸭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3].临床上以商品肉鸭感染最为常见,主要侵害1~8周龄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性过程,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脾脏肿大,呈斑驳状,偶尔可引起局部皮肤感染[4].有关成年种鸭自然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的报道少见.本试验对一肉用种鸭群中患关节炎的病例进行了诊断,通过病原分离和鉴定,确定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同时对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检查,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为鸭疫里默氏菌性关节炎的防治及进一步研究其感染机制提供重要资料.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