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2017)

引用 6|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根据2015年7-8月南海北部陆架斜坡海域的浮游动物垂直分层采集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样品利用Muhinet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网采自0~200 m,200 ~ 350 m,350 ~ 450 m,450 ~ 600 m,600~ 750 m等5层.该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468种(类),其中以0 ~200 m水层种类最丰富,600~750 m水层最贫乏,种类数总体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但在350~600 m水层部分站位出现了回升.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垂直变化较明显,各水层均有出现89种共有种,占总种类数的19.02%;而单一水层出现的特有种(121种)占总种类数的25.85%.优势种有10种,角突隆剑水蚤(Oncaea conifera)为各水层的共有优势种,在不同水层还出现了特有优势种.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平均为62.79个·m-3和34.81 mg·m-3,总体呈现由表层向深层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但在350 ~ 600 m水层大部分站位也略有回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大体分为3个群落,分别为0 ~200 m的上层水域群落、200~ 450 m的中上层水域群落和450 ~750 m的中下层水域群落.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