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的污染概况及致病风险评价

Journal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iran Kexueban)(2017)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掌握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简称VP)污染值概率分布,评估其膳食致病风险,依据GB 4789.7-2013规定方法,对分层随机采集的烟台海域7类420种鲜活海产品进行VP检测,并借助@Risk软件进行数值拟合.结果表明,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VP总体污染率为23.33%,双壳类最高为26.28%,其次是头足类(25.00%)、棘皮类(25.00%)、鱼类(23.29%)、甲壳类(23.21%)、腹足类(18.75%)、海藻类(16.00%).腹足类污染值概率分布为贝塔分布、海藻类、棘皮类和双壳类指数分布,甲壳类极值分布、头足类三角分布、鱼类伽玛分布.黄、渤海海域海产品中VP总体污染率持平,VP污染值均为指数分布.第三季度水产品中VP污染率最高,各季度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00171),第二、三、四季度VP分布分别为贝塔分布、极值分布和指数分布.鱼类的VP膳食致病风险概率值最高为1.97×10-4,其次为双壳类>头足类>甲壳类>棘皮类>腹足类>海藻类,全年的VP致病人次数均值为5.04×10-4次/人·年.说明烟台海域鲜活水产品普遍存在VP的污染,具有一定的膳食致病风险.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