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小麦不同光效型群体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及转运差异分析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20)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为给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和栽培措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扬麦23'为材料,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效型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特征的差异.结果 表明,不同小麦群体间产量、收获指数、光合势、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具有明显差异.高光效群体具有较高的产量、光合势、开花期高效叶面积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中等光效群体的收获指数显著低于高光效群体和低光效群体.在产量构成上,高光效群体具有较高的穗数和千粒重,同时,高光效群体及其剑叶在开花期的光合特性表现良好.在本试验播后及冬季多雨条件下,密度为225×104株/hm2,施氮量为270 kg/hm2且氮肥运筹为7∶1∶2∶0以及密度为300× 104株/hm2,施氮量为330 kg/hm2,氮肥运筹为5∶1∶2∶2可作为产量达到8400 kg/hm2的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光效群体构建的密肥组合方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