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及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5)

引用 7|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本文于2010-2011年在四川雅安(盆周山区)、射洪(川中丘陵区)和邛崃(成都平原区)3个不同试验地点,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试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播期是影响直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技数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则是影响直播油菜分枝部位的主要因素.株高、分技部位和一次分技数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或减少;株高和一次分技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都随播期推迟而呈降低趋势,但油菜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并无显著差异.播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含油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于四川盆地不同生态区的直播油菜,在目前收获机械难以进入的深丘山区稻油两熟制农田,可适期早播(9月下旬),种植密度以每公顷15 ~30万株为宜;在四川省有条件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浅丘平坝区,适宜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范围内,随播期推迟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每公顷30 ~60万株),通过构建小个体大群体结构,从而实现油菜生产的轻简高效.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