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POU1F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本研究利用DNA池和测序技术,结合PCR-RFLP方法,筛查了POU1F1基因第2外显子和第5内含子的SNP位点,分析了西藏申扎(SZ)、类乌奇(LWQ)、斯布(SB)和帕里(PL)4个牦牛类群(品种)共182个个体的POU1 F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体重、体高、体长等生长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POU1F1基因第2外显子高度保守,未发现任何突变,第5内含子中发现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727C(BglⅡ酶切)位点和T284C(StuⅠ酶切)位点.②申扎(SZ)、类乌奇(LWQ)、斯布(SB)和帕里(PLl)4个群体中StuⅠ位点为中度多态性,其基因T/C频率分别为:0.61/0.39、0.54/0.46、0.54/0.46和0.62/0.38,Bglll位点为低度多态性;Hardy-Weinberg检验表明StuⅠ位点和BglⅡ位点均处于平衡状态(P>0.05).③StuⅠ位点在4个群体中表现CC、CT和TT3种基因型,BglⅡ位点在4个群体中只表现CT和TT2种基因型.④帕里牦牛StuⅠ位点CC和CT基因型在生长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CC基因型的体高和体长均高于CT基因型,而其他几个牦牛类群耒发现类似现象.心Ⅱ位点基因型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西藏牦牛POU1F1基因内含子5内T284C基因座表现的多态性可以作为改良其生长性状的一个遗传标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