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青稞及其他地区大麦种子表型的多样性分析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14)

引用 4|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以青藏高原六棱裸大麦(即青稞)和其他地区大麦共323份种质为材料,探讨其种子长、宽、长宽比、面积、密度指标和千粒质量6个性状.结果显示,6个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5.68%~15.67%,多样性指数为1.83~2.07,表明参试材料种子表型变异大,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除密度指标与种子面积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将所有参试材料的6个种子性状分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3.41%.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方差法(Ward's method)对323份大麦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第Ⅰ、Ⅱ类群主要是青稞农家品种和育成年份较早的品种,第Ⅲ类群主要是青稞现代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第Ⅳ类群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以外的二棱皮大麦.可见,在开展青稞种质资源内杂交的同时,不同棱形材料间杂交是改良青稞种子性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