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抽穗和开花期相关QTL定位与分析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

引用 3|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抽穗期和开花期是衡量小麦发育快慢及稳定性的两个重要时期,发掘相关基因位点并应用于育种选择,可为小麦稳产性改良提供指导.本研究以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Turtur)和Triticum spelta L.衍生系(Bu-bo)为亲本杂交构建的包含186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F6)为材料,于2014—2017年连续种植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试验基地,结合已构建的包含5301个标记、长度为2464 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抽穗期和开花期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在1 B(3)、2B、4B(2)、5A、5B和7B染色体上共检测到9个抽穗期相关QTL,可解释4.55%~13.40%的表型变异;在1 D、2A、3D、4B、5A、6B和7B染色体上共定位到7个开花期相关QTL,可解释3.48%~16.93%的表型变异.其中,7B染色体上4409103~1233594标记区间内控制抽穗期的QTL连续两年被检测到;4B和7B染色体上控制开花期的QTL分别连续2年和3年被检测到.这将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品种稳产性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