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种植形式与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明华北地区最佳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产量的最优种植形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种植形式设带宽150 cm三密一稀[60 cm种植3行(行距30 cm) +90 cm大行距种植为一带]、带宽120 cm三密一稀[40 cm种植3行(行距20 cm) +80 cm大行距种植为一带]和60 cm等行距(CK)3个水平,副区密度设4.50万、6.00万、8.25万、10.50万和12.75万株hm2计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种植形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50 cm三密一稀种植形式中高密度栽培时,与对照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穗位高,增加叶面积指数,株高和茎粗差异不显著,抽丝后8.25万、10.50万和12.7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5.00%、5.69%和19.82%;穗位高分别降低6.17 cm、2.17 cm和3.67 cm,有效降低倒伏风险;籽粒产量明显提高,6.00万和8.25万株/hm2密度下分别较CK增产7.83%和6.72%.经回归分析,得到150 cm三密一稀种植形式的理论籽粒产量最大值为12 030.80 kg/hm2,相应的定植密度为8.49万株/hm2.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